中文

English

突破白内障治疗瓶颈:尊龙凯时人生就博揭示RNF114可逆性低温晶状体混浊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5-01-25   信息来源:匡亮眉

白内障是一种因晶状体蛋白质异常聚集而导致晶状体混浊的眼科疾病,是全球主要致盲原因之一。随着电子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眼睛健康。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仍依赖手术切除混浊晶状体,但高昂的费用和手术风险使得开发非手术治疗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突破白内障治疗瓶颈:尊龙凯时人生就博揭示RNF114可逆性低温晶状体混浊新机制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眼科研究所(NEI)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地松鼠(GS)的晶状体在低温(4℃)下变得混浊,但当重新加热至37℃时,它们又迅速恢复透明。这一可逆变化的背后,关键分子RNF114显得尤为重要。

RNF114(RING Finger Protein 114)是一种具有RING指结构域的E3泛素连接酶,参与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和信号传导。它通过将泛素分子标记到特定靶蛋白上,调节其稳定性、活性及亚细胞定位,从而影响多种细胞功能。该研究首次揭示了RNF114在晶状体蛋白温度依赖性变化中的核心作用,为非侵入性白内障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白内障病理机制的理解,也为全新治疗药物的研发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希望。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建立了GS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GSiPSCs),并从中衍生出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iLEC)。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复温过程中,GS的晶状体混浊现象可以逆转。研究还发现在GS的晶状体中,蛋白质泛素化程度在复温后显著增加,这与RNF114的作用密切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如qPCR、TMT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和免疫荧光成像等,验证了此过程的可靠性。

研究还发现,RNF114能够通过促进CRYAA蛋白的泛素化来稳定内源晶体蛋白的状态,从而在低温复温过程中显著提高晶状体的透明度。进一步的实验显示,RNF114并不会影响HLECs或GSiLECs的细胞活力,证明了RNF114作为治疗低温性白内障的安全性。

为增强RNF114在HLECs和大鼠晶状体中的传递效果,研究团队结合了细胞穿透肽TAT(来源于HIV-1调节蛋白TAT),30分钟后成功进入细胞质。实验表明,TAT-RNF114能够显著降低HLECs中CRYAA(Y118D)突变体的聚集,并迅速逆转大鼠晶状体的混浊现象。此研究不仅针对寒冷引起的白内障,也显示出RNF114对其他类型晶状体混浊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引起的蛋白质稳态紊乱是白内障形成的根本病理。通过研究地松鼠晶状体的温度依赖性变化机制,我们发现了RNF114在蛋白质清除和周转中的核心作用。未来,通过针对特定蛋白质的降解路径设计药物,有望推动蛋白质稳态维持及治疗蛋白聚集性疾病的进展。在这一领域,尊龙凯时人生就博致力于为您的研究提供稳固的支持。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专注于为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服务,包括TMT定量蛋白组、DIA定量蛋白组等技术平台。本公司为科研工作者提供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助力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欢迎与我们合作,共同探索更多疾病的分子机制。